愛唱歌有好口腔! 門諾醫:口腔肌力是健康關鍵
2025-11-19

「唱歌不只是娛樂,更是口腔運動!」門諾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葉梓賢走進花蓮市民生社區,用風趣的方式提醒長輩:「常開口說話、唱歌、咀嚼,都在鍛鍊嘴巴的肌肉。」他指出,許多愛唱歌、愛聊天的長輩,口腔肌力較佳,咬合力強、口乾與牙周問題也少,這些看似微小的習慣,其實是維持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關鍵。

葉梓賢表示,口腔功能會隨著年齡退化,但只要持續運動、正確清潔與定期檢查,就能讓「嘴巴繼續年輕」。他建議長輩每天練習張口發出「啊、咦、烏、欸、喔」五個音,或做伸舌、鼓嘴等動作,「這些就像嘴巴的體操,越動越靈活」。
葉梓賢解釋,口腔功能的變化分為「正常、衰弱、低下、喪失」四個階段。當肌力下降、牙齒缺損或假牙不合時,就容易進入功能低下期,進食、講話、甚至吞嚥都會受影響。

他臨床觀察:「那種常去唱歌、和朋友聊天的長輩,嘴巴的肌肉都特別有力,牙齒狀況也比較好。」口腔肌力強不只讓人說話清晰,也能維持進食順暢、預防噎食,是銀髮族維持自主生活的重要基礎。

針對許多長輩關心的刷牙技巧,葉醫師特別提醒:「老年人的蛀牙常從牙根開始,不是牙齒表面!」他建議刷牙時以45度角、兩顆兩顆的方式輕柔刷動,重點放在牙齒與牙齦的交界處。「刷牙不是刷馬桶,不需要太用力,力道就像幫臉按摩一樣。」
他也提醒,假牙使用者務必每天取下清潔,三個月回診檢查一次,「千萬不要自己用3秒膠黏假牙!」若假牙不合,應請牙醫師調整,否則長期摩擦可能導致口腔潰瘍甚至癌變。

隨著年齡增長,唾液分泌量減少,口乾、蛀牙與口臭問題接踵而來。葉梓賢指出:「口水是最天然的防蛀劑。」建議長輩養成小口多次喝水的習慣,或用手指按摩唾液腺,必要時可使用保濕凝膠。
「口水太少,牙根就容易蛀;維持嘴巴濕潤,就是保護牙齒。」
葉醫師提醒,目前政府針對65歲以上民眾提供「每三個月一次免費洗牙與塗氟」服務,不分健康狀況皆可使用健保就近就診。「牙齒就像車子,要定期保養。三個月洗一次牙,不但能去除牙結石、減少口臭,牙醫師也能幫你早期發現蛀牙或假牙不合的問題。」
此外,糖尿病患者與接受骨質疏鬆治療(如抗骨鬆單株抗體藥物)者,更應固定牙科檢查。「糖尿病與牙周病是雙向影響的,控制好牙齒,血糖也更穩定。」
根據衛福部統計,全國齲齒盛行率高達98.6%,75歲以上長者幾乎人人蛀牙,缺牙率達86%;65歲以上長者有72%部分缺牙,近66%因牙齒或咀嚼、吞嚥問題而限制飲食種類。更有約47%國人牙周病嚴重卻自認無異常,顯示口腔衛教仍需持續加強。
葉梓賢提醒長輩:「不要讓牙齒比你先退休。」無論是唱歌、說話還是咀嚼,都在訓練口腔肌肉。「每天讓嘴巴動一動,笑得出聲、吃得開心,也是健康長壽之道。」
其他同類型新聞
醫療環保
門諾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 邁向全人醫療新里程
醫療環保
跨越山海送暖!獅子會捐73萬挺門諾 守護花蓮偏鄉醫療不間斷
醫療環保
矯具遭洪水沖走了 門諾團隊幫恩恩找回腳下的希望
醫療環保
心理健康園遊會熱鬧登場!北榮玉里分院攜手縣府推廣心理健康 社會共融齊心打造友善花蓮
醫療環保
易喘、易累揪出「42公分罕見血管肌瘤」 患者淚謝醫療團隊
醫療環保
走進泥濘中的白袍天使 門諾醫療團隊持續光復居民健康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