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朋友便祕別輕忽! 慢性便秘恐影響發育、成績還會變差
2025-04-25
便祕不是小問題!研究指出,台灣3至6歲的孩童約三成有便祕困擾,據統計孩子因腹痛去急診就醫,有高達八成原因其實是便祕!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提醒,慢性便秘不僅讓孩子腹痛、解便出血,還可能導致食慾不振、體重減輕,甚至影響生長發育,不可輕忽。
楊成湛表示,中醫認為「脾胃為後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」,脾胃是兒童成長發育的重要關鍵,脾胃虛弱會影響腸道蠕動,導致排便困難,排便狀況可說是脾胃好壞的外在表徵。他表示,曾有1位7歲小兒患者因長期便祕、腹痛不適求診,透過中藥治療一個月後,腹痛明顯減少、排便也漸趨正常。中醫在治療小兒便祕方面有其獨特優勢,透過辨證論治,不只緩解症狀,更能從根本改善體質。
楊成湛說,中醫將便祕分為兩大類型,一是胃熱型便祕,常見於愛吃辛辣厚味的孩子,常伴隨口氣重、腹脹、手腳心熱等症狀;二是氣虛型便祕,則多見於體弱瘦小、臉色蒼白、排便無力的孩子。針對不同體質,可以竹茹、砂仁、木香檳榔丸以清熱導滯,或以黃耆、白朮、麻子仁丸來健脾補氣,恢復消化吸收功能。此外,針對食慾不振的孩子,也可搭配山楂、神麴、麥芽、雞內金等開脾中藥,增進食慾、改善消化。
中醫強調整體調理,除了用藥之外,日常生活的規律也很重要。楊成湛建議,家長應協助孩子養成三餐定時、飲食均衡、多喝水、適度運動的習慣。對於容易脹氣的孩子,睡前可以幫他們做肚子熱敷、順時針按摩腹部,也能改善腸胃蠕動。
小兒便祕絕對不能輕忽,從日常保養到體質調整,中醫都能扮演重要角色。門諾醫院中醫科提醒家長,及早發現、及時調理,幫助孩子擁有健康的腸胃和快樂的童年。
其他同類型新聞
醫療環保
東部肝病死亡率高3倍 門諾團隊鎖定高風險族群啟動二階篩檢

醫療環保
平平安安來報到! 門諾攜手禾馨宜蘊 龍鳳胎幸福誕生

醫療環保
腸病毒潛伏威脅!疾管署督導花蓮責任醫院 籲家長警覺重症前兆

醫療環保
小燕鷗落腳和平海灘 工業區轉身成守護基地

醫療環保
廁所跑不停?別忽視「急尿」 一天超過 8 次、夜間起床 1 次以上恐是「膀胱過動症」

醫療環保
510萬建智慧圍籬 花蓮六處設點全面監控廢棄物流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