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穴道改善手腳冰冷 花蓮慈院中醫分享換季養生秘訣
2025-04-08

近年全球氣候異常,臺灣也不例外,氣溫忽冷忽熱讓許多民眾出現手腳冰冷的不適。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林經偉指出,這種現象在中醫上屬於「四肢厥逆」,多與陽氣不足、氣血循環不良有關,特別容易發生在長者及慢性病患者身上。
林醫師說明,當氣溫驟降,體內陽氣無法有效達到四肢,末梢血管就會收縮,導致手腳冰冷。像是甲狀腺功能低下、貧血等疾病患者,身體本就較虛弱,更容易在氣候變化劇烈時出現症狀加劇。

對此,林醫師建議可透過中醫調理氣血來改善,並因人而異進行體質辨證治療。日常中,民眾可飲用如桂圓紅棗茶、黑糖薑湯等溫補茶飲,不僅能暖身,紅棗自帶甜味、無需額外加糖,對血糖也較無負擔,而薑則能溫中散寒,有助改善冰冷症狀。

除了飲食調理,林醫師也推薦穴道按摩促進循環,例如手掌的「勞宮穴」和腳底的「湧泉穴」,可幫助末梢血液流通。若搭配簡單養生操或太極拳,更能提升體內陽氣,進一步改善體寒問題。

面對臺灣春夏季節氣溫起伏劇烈、濕冷交替,林醫師提醒,保暖是基本關鍵,尤其對陽氣虛弱者更要格外留意穿著。若出現手腳冰冷合併臉色蒼白、皮膚發黑、極度疲倦或盜汗等症狀,應儘早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時機。
其他同類型新聞
醫療環保
愛唱歌有好口腔! 門諾醫:口腔肌力是健康關鍵
醫療環保
門諾中西醫整合中心啟用 邁向全人醫療新里程
醫療環保
跨越山海送暖!獅子會捐73萬挺門諾 守護花蓮偏鄉醫療不間斷
醫療環保
矯具遭洪水沖走了 門諾團隊幫恩恩找回腳下的希望
醫療環保
心理健康園遊會熱鬧登場!北榮玉里分院攜手縣府推廣心理健康 社會共融齊心打造友善花蓮
醫療環保
易喘、易累揪出「42公分罕見血管肌瘤」 患者淚謝醫療團隊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