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穴道改善手腳冰冷 花蓮慈院中醫分享換季養生秘訣
2025-04-08
近年全球氣候異常,臺灣也不例外,氣溫忽冷忽熱讓許多民眾出現手腳冰冷的不適。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林經偉指出,這種現象在中醫上屬於「四肢厥逆」,多與陽氣不足、氣血循環不良有關,特別容易發生在長者及慢性病患者身上。
林醫師說明,當氣溫驟降,體內陽氣無法有效達到四肢,末梢血管就會收縮,導致手腳冰冷。像是甲狀腺功能低下、貧血等疾病患者,身體本就較虛弱,更容易在氣候變化劇烈時出現症狀加劇。
對此,林醫師建議可透過中醫調理氣血來改善,並因人而異進行體質辨證治療。日常中,民眾可飲用如桂圓紅棗茶、黑糖薑湯等溫補茶飲,不僅能暖身,紅棗自帶甜味、無需額外加糖,對血糖也較無負擔,而薑則能溫中散寒,有助改善冰冷症狀。
除了飲食調理,林醫師也推薦穴道按摩促進循環,例如手掌的「勞宮穴」和腳底的「湧泉穴」,可幫助末梢血液流通。若搭配簡單養生操或太極拳,更能提升體內陽氣,進一步改善體寒問題。
面對臺灣春夏季節氣溫起伏劇烈、濕冷交替,林醫師提醒,保暖是基本關鍵,尤其對陽氣虛弱者更要格外留意穿著。若出現手腳冰冷合併臉色蒼白、皮膚發黑、極度疲倦或盜汗等症狀,應儘早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時機。
其他同類型新聞
醫療環保
平平安安來報到! 門諾攜手禾馨宜蘊 龍鳳胎幸福誕生

醫療環保
腸病毒潛伏威脅!疾管署督導花蓮責任醫院 籲家長警覺重症前兆

醫療環保
小燕鷗落腳和平海灘 工業區轉身成守護基地

醫療環保
廁所跑不停?別忽視「急尿」 一天超過 8 次、夜間起床 1 次以上恐是「膀胱過動症」

醫療環保
510萬建智慧圍籬 花蓮六處設點全面監控廢棄物流向

醫療環保
「用愛上菜!」 門諾「好食光」為生命注入溫暖
